蔚来和特斯拉,换电和超充。一个老生常谈又各不相谋的话题。
这一边,蔚来的全国换电站总数于9月12日突破1100座,累计服务超1200万次,“电区房”覆盖率增至64.13%。到2025年,蔚来要在全球建成4000座换电站,让90%的用户都住上“电区房”。
另一边,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数量于9月9日突破9000个(中国大陆),超级充电站总数超过1300座。全球范围内,特斯拉已累计建设超35000个超级充电桩,还计划着逐渐向其它品牌开放。
它们在各自认定的方向努力前行,它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其实,也不尽然。
特斯拉现阶段广泛使用的V3充电桩,最大功率为250kW;最新推出的V4充电桩,最大功率达到350kW,充电15分钟预计可提供500km以上续航,首个太阳能V4超级充电站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落成。
小鹏前不久推出的S4超快充,单桩最大功率达到480kW,峰值充电功率达到400kW,宣传充电5分钟续航可达200km(CLTC工况,目前支持G9车型)。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支持4C充电倍率,可实现10分钟快充(10%-80%);特斯拉4680电池,可实现15分钟快充(10%-80%);孚能科技SPS电池,充放电倍率最高可达5C,充电10分钟补能超过400km。
随着电池、充电桩等技术的迭代,充电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就比如小鹏提出的“充电5分钟续航200km”。有观点认为:超级快充才是电动车终极解决方案。
这样的观点看似正确,但其实只是“局部正确”,很多人会忽略掉电网的影响。在有限的电网容量面前,有机会达到并不代表每时、每刻、每地都能达到最大功率。
以小鹏的S4超快充为例,单桩最大功率480kW。假设某充电站计划安装10根充电桩,那么所需功率就达到4800kW,也就是4.8MW。
首先,该充电站的建设对配电网来说就是一个很大挑战,极有可能引起过载。常用的做法是,对充电站进行容量约束,比如只分给它三分之一,也就是1.6MW。
那么现实情况就会变成,一辆小鹏G9充电时可以达到峰值功率,两辆、三辆小鹏G9同时充电也可以达到峰值功率,但当充电车辆≥4的时候,就没有一辆能达到峰值功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电动车的无序充电行为容易造成峰上加峰的现象。白天用电高峰,电动车也在充电;夜晚用电波谷,电动车反而没在充电。
长此以往,配电网峰谷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一方面影响供电安全与平稳,另一方面也会使电网容量更加紧张,闲置浪费增大。
对电网来说,同等容量下他们可能更愿意设置一定规模的快充,而不是大功率的超充。既基于安全和成本,又基于使用体验,毕竟一根小鹏S4超充桩就相当于四根120kW的快充桩,单位时间内能满足更多的用户。
所以在体验尚不能全面升级之前,超级快充的推出更像是噱头,为增加品牌声量而已。不过对各家公司来说,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即配置储能,用储能化解对配电网的冲击。
特斯拉最新落成的太阳能V4超级充电站,就搭配了太阳能电池板和能够进行储能的Megapack设备,可储能3MWh;广汽埃安超充站,也采用了光伏发电+智慧储能;小鹏在城郊和高速实验性搭建的储能300kW充电桩,同样也是该思路。
除此之外,各品牌不遗余力铺设充电站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抢占区位和电网容量。
在现有供电基础上,谁建得早、建得快,就能够以相对小的成本抢占到更大的充电份额,并以此建立起限制后来者的壁垒。
蔚来的愿景是“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提及该品牌,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换电,已成为其服务优势之一,基本做到了商业闭环。
所有已建的、在建的换电站,除了具备上文提到“抢占区位和电网容量”的优势之外,其本身就是一个储能站。据官方消息,蔚来二代换电站标配13块电池,在任何时候都能有600-700度电的储能能力。
与充电站的无序充电行为不同,换电站可以在电网指定的时间内有序充电,以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更进一步,换电站还可以参与电网调峰,接受电网调度指令,充当虚拟电厂。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蔚来也没有局限于换电。
在1100+换电站之外,蔚来还建成了1004座超充站、5367根超充桩、877座目的地充电站、5470根目的地充电桩(数据截至9月12日)。
根据规划,蔚来的第三代换电站和500kW超快充预计将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发布,重点是二者可以相互配置,进而就变成了超级充换电站。
沈斐曾透露:“目前换电站的变压器容量为630kW或1250kW,能够额外在换电站边上竖1-2根超快充。”
换电站+超充站,其实就是储能站+超充站,再联想到特斯拉、小鹏等品牌的超充站+储能站,这之间的差别会特别大吗?
说得再夸张一点,假使哪天蔚来不做换电了,也可以很迅速地切换到超充,既不需要很高的成本,也不会损失此前的区位和电网优势。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再纠结补能方式,管它换电还是超充,最终路线只能是殊途同归。
根据规划,我国要在2030年达成车桩比1:1的目标,以慢充为主,快充和换电为辅,但截至2021年底,车桩比仅接近3∶1。
除绝对数量的扩充之外,解决各品牌之间的兼容问题才是关键。
对于车企来说,考虑到用户运营、服务、数据等方面的利弊,可能会选择自建超充、换电站抑或是适配公共桩,但对于用户来说,方便地进行补能才至关重要。
前路依旧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