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出海预测:有可能突破400万辆?

400万辆,这个预测怎么来的?

参考中汽协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总出口是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

中汽协保守估计,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有望增长20%,那就是373万辆。

再乐观一点预测,确实有可能达到400万辆。

难不难?难在哪?我们聊的就是这件事。

我们常说,并不太平的2022年中国车市,由“两驾马车”拉动着绝地逢生。

一驾是新能源,一驾是出海。

参考中汽协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

至于出口数据,上文已经写清楚了,总出口是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

再拿“放大镜”挖挖细节,(除掉商用车)乘用车板块出口了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还特别强调了出口的新能源车,67.9万辆,同比增长120%。

归因一下,在出海“这驾马车”中,新能源同样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注意看“增长幅度”)。

当然,这还不够严谨,我们有必要刨除“特斯拉”的影响因子,把上海工厂销往海外的量暂且抹掉。

结论是:2022年,(除掉特斯拉)中国品牌出口新能源车也有41万辆,同比增长156%。

其实,增长幅度更加可观。

所以,为寻增量,“新能源”这个出海良机,中国品牌正在努力抓取。原因很简单,欧洲正加速奔向产业绿色,而即使是东南亚、南美等区域市场,对新能源也并不排斥。

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更成熟,产品也更卷,拿到国际上,甚至可以“吊打友商”。这一条,参考下合资品牌的电动车即可,

所以,趁着别人尚未追上来的“时间差”,尽可能抢占新生的新能源市场,中国品牌存在非常大的机会。

2022年,中国汽车的出口总量,还悄悄跻身于新排名,“超过德美韩,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2大汽车出口国”。

当然,这就不能只看增长幅度,得看绝对销量了。

必须得说,中国汽车“出口大头”,仍然是燃油车。

而且,我们遇到了一次契机,无论德国,还是日本,均在2022年遇到了比较严重的供应链问题。

比如,半导体供应不足,全球范围皆缺芯。同时,疫情的轮次反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线效率。

反而,中国汽车工业靠着更完善、更庞大的供应链规模,产能健康度优于德国、日本。

“产不出,也就卖不出”。于是,他们让出的,就是我们快速补充的。

但这也埋下了不确定因子。2023年,全球汽车供应链趋稳,德系、日系的出口产能恢复,是否可以拿回他们曾失去的?

这就是下文要聊的。

疫情三年,诸多行业按下了暂停键。

大家对于2023年全球经济的预测,多数抱以悲观的态度。经济危机的魔咒,似乎已经在全球暗流中涌动。

而纵观历史,每一次经济危机之下,汽车消费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但影响究竟有多大,还得看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

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可能都不景气,那么,汽车出口必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还有上文提到的德系、日系产能复苏,对中国汽车刚刚踏足全球的脚步,必然有拉扯的影响。

在国内,我们都很难说做好了品牌认知;那么,在国外,中国汽车品牌几乎是新生的状态。

和欧洲一位旅人聊过,当地人会把中国品牌归到“亚洲车”一类,在品牌认知上,和“欧洲车”还不在同一个台阶。甚至,论认知度,我们和日系车也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只是和韩系车搅在一起。

这也并不奇怪,在燃油车上,我们紧赶慢赶,也很难追上与“欧洲车、日系车”的差距,尤其是品牌认可。

最打动人心的理论上是“价格”。但燃油车的成本,我们和欧洲车、日本也拉不开多大差距,再加上关税和环保风险,导致我们没有太多的胜算握在自己手里。

但在新能源上,我们有“先发优势”:全球最先进、最便宜的电池供应链,品牌最多、产品最卷的新能源市场,血雨腥风、优胜劣汰出的新能源车企。

放之全球新能源市场,论成本、论体验,我们或许更有一战之力。

正所谓,百舸争流。诸多中国品牌扬帆出海,机遇即在此。

其实,关于出海,还有2个问题,提的比较少,但同样有着较大的影响。

第一个是“国际货船的运力”。上文提到了产能影响全球份额,但也不是说,有了产能,就一定能交付全球,海洋运力很关键。

去年,限制我国汽车出口的一大瓶颈,就是滚装船不够了。

之前的消息说,比亚迪为了出海,紧急订造了8艘国际滚装船;而去年出口总量第一的上汽集团,也在筹谋如何确保运力不掉链子。新年首月,纯电车MG4(国内定名MG MULAN)在欧洲交付了近5000辆,上汽集团远洋运力的持续释放功不可没。

第二个是“销量利润平衡术”。出口海外,是一笔更赚钱的买卖,而且赚得是外国人的钱。虽然说,销量越高,赚的钱应该更多,但也没必要刻意追求销量数字,稳住基本盘,保证单车利润,避免在海外也陷入中国品牌的价格内战。

而且,“低调潜行”这四个字,更适合现在的中国汽车。中国汽车出口超过德国、追赶日本,国内嗨一嗨就可以了,不必过于高调,这有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过分关注。

他们可以使用各种非市场调节的手段,以提前削弱中国汽车的出海势能,最终只能归于“地缘政治”的黑箱结论。

还是那句话,“赚外国人的钱,盈利远比销量更重要”。

没必要“卷”在存量格局的国内车市,走出去,对每一家中国车企都有意义。

中流击水,百舸出击,但还有一个提醒,闷声发财,低调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