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几经波折,特斯拉对印度市场还是热情不减。
7月13日,有多家海外媒体表示,特斯拉就在印度投资建立汽车工厂事宜与印度官方再度展开谈判。
据悉,计划中的特斯拉印度工厂年产能可达50万辆,并且该工厂生产车辆的起步价或为2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7.5万元)。
这并非是特斯拉第一次向印度主动投出「橄榄枝」。马斯克曾多次公开表示:他很看好印度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发展潜力。
一边是14亿人口的「巨无霸」汽车市场,另一边是大举开疆拓土的美国电动车先锋势力。几度交涉,为何还是僵持不下?
如果算上今年,特斯拉与印度官方谈判,断断续续已有五六年的时间。
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曾暗示要进入印度市场,但受制于高昂的关税,特斯拉迟迟没有行动。
这里需要划重点——高额的关税。按照当时印度的关税制度,4万美元以下的进口车关税为60%,4万美元以上的汽车税为100%。
什么概念?相当于一辆4.7万美元的Model Y进口至印度,光是关税就得再收4.7万,再加上其他成本,特斯拉车型在当地的售价可能翻倍不止。
此后,“算了算账”的特斯拉觉得不划算,一度搁浅了进军印度的计划。
直到2017年,印度突然毫无征兆地下发「禁油令」,称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到了2030年,将只能销售仰赖电力驱动的汽车。为此,印度将大力支持国内电动车产业发展,包括一系列税收政策的补贴。
这也让特斯拉看到了「曙光」,消息一出,马斯克立即派团队前往印度,与当地政府交涉看是否双方的谈判能有新的建设性进展。
但面对老奸巨猾的印度,马斯克显然还是有些too young too naive。
在此次谈判过程中,印度的意思很明确,降税是不可能降税的,给你特斯拉开了先河,其他跨国车企岂不是都要“蹬鼻子上脸”?
而想要跳过关税其实很简单,就是来我印度建厂投产,在此期间,还必须用我们印度当地的工人以及当地供应的材料。
更关键的还有一条:要等特斯拉建厂投产,并且在当地把产品销售出去之后,才能拿到相应的补贴。
马斯克一听,这不是妥妥的「霸王条款」吗?还没尝到一点好处,就让我把先扔上百亿的投资,这和当年的谈判有何区别,无非多了个“空头支票”。
于是,强硬如特斯拉并未妥协,谈生意本就讲个互利共赢,你既无诚意,我也绝不惯着。
走运的是,不久后,马斯克遇到了「命定的」合作方。
在经过多方交涉后,2018年7月,特斯拉与上海政府签订了纯电动车投资计划,双方在上海临港建立集研发销售生产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初始年产能计划达到25万辆/年。
对比抠门的印度,可以看看中国对于特斯拉的绝对「力挺」。
首先,允许特斯拉独资建厂,不用和当地车企合资,说白了利润一个人挣一个人花;其次,中国银团给予丰厚支持,2018年5月,特斯拉总计获得中国银团总额近5.21亿美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再叠加当时中国市场对于电动车一系列的优惠补贴政策。可以说,为了此刺激本地电动车市场发展,不论政策还是融资,都一路给特斯拉「亮绿灯」。
更令马斯克想不到的是,中国建造的速度也如此惊人,上海超级工厂从破土到投产仅仅只用了11个月的时间。
看到特斯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印度又「酸」了。
2021年初,印度方面主动联系马斯克重启双方的谈判计划。这次,印度方面承诺愿意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比如将原本100%的关税降到60%,60%的则可以降到40%,但是来印度建厂这一条“不容置喙”。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印度的电动车产业链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也就意味着,就算特斯拉本地生产可以跳过关税,但是大量的零部件都要依赖进口,成本还是hold不住。
当年2月,有印度当地媒体爆料,特斯拉首家印度工厂将落户卡纳塔克邦;12月,又有消息称,特斯拉计划将三款车型进口至印度市场,但这些消息均再无下文。
可见,双方就一直在“建厂还是不建厂”之间反复拉扯。
马斯克的谨慎不无道理。
印度市场有着「外企坟场」之称,在特斯拉之前,多少跨国企业「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比如,印度高额的零件进口关税让通用汽车在26年内亏损了5.88亿美元,福特汽车在10年内累计亏损超过20亿美元,两家公司最终都选择在今年退出印度市场。
而这些都还算是小儿科,一直以来,印度在地方经济保护上的「骚操作」可谓是令人瞠目结舌。
以大家熟知的小米为例,自2014年进军印度市场,后续步伐相当迅速。
2014年,小米3在印度第一次亮相。1个月的时间内,小米通过线上抢购的方式卖掉了12万部手机;短短一个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就达到1.5%。2017年,小米成为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但在今年6月,印度执法局发文确认,小米在印度的分公司冒充「特许权使用费」向外国实体非法汇款,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扣押其555.1亿卢比资金,约合人民币48.2亿元,这几乎相当于小米去年经调整净利润的56.7%。
如果说以往印度还在通过高昂的关税暗地抽取利润,针对小米的这波操作,几乎相当于「明抢」了。
一句话,印度面前「人人平等」,什么中企美企,统统都要雁过拔毛。
正因如此,大部分跨国公司选择逃离印度。相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选择关闭印度子公司或者办事处的跨国公司高达2783家。
面对此等「杀猪盘」,特斯拉依旧头铁的原因也很简单。
其一,印度市场的潜力很大。2022年,印度至少销售了超过425万辆汽车,这个数字超过了日本的420万辆,使得印度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关键是,这还只占其整体人口的3%不到,由于当前基数太低,所以每一年都能比上一年增长接近百分之二十,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增长数字。
对于特斯拉来说,要想2030年完成年产2000万辆的目标,确实离不开这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其二,印度的电动车市场堪称「处女地」,电动车占比只占该国总销量的1%左右,大概每年4万辆左右。
此外,印度当地的热销电车型依旧以入门级为主,平均售价约为92.6万卢比,相当于1.2万美元。
而随着印度GDP的持续增长,消费升级带动下的电动车市场,对于特斯拉而言有着无限想象力。
据悉,特斯拉新推出的全新车型,其价格将低于2.5万美元,很大可能是为进入印度做准备的。
「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于外企来说,印度的营商环境算得上「地狱级」难度副本。
但对于特斯拉来说,仍不甘心轻言放弃,因为一旦你放弃,仍有后来的竞争对手趁虚而入,去占领这个庞大的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