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7: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在2021年的时候,南北大众ID.系列曾密集推出了ID.3、ID.4、ID.6等车型,力求以「下饺子」的车海战术来快速占得市场。

不过在快速打完子弹以后,ID.系列也面临到了产品空窗期的问题。

直至当下一汽-大众ID.7 VIZZION的推出,这段空窗期才得以被打破。

而在刚过去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大众中国CEO贝瑞德作了这番表态——

「大众目标是要保持在华国际车企第一的地位,保持在中国市场排名前三,同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导角色,未来几年至关重要。」

22.7777万起售的ID.7 VIZZION,对于大众目标的兑现意义不浅。

在ID.7 VIZZION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ID.系列痕迹。

贯穿式灯带、有着犀利眼神的大灯组设计,简洁且带点圆润的车头设计,让人从第一眼起就能认出这是一款ID.产品。

之所以有如此鲜明的家族设计特点,离不开最早在2018年亮相的ID. Vizzion概念车。

可以说ID.7 VIZZION的造型起源,就是跟ID.系列的诞生密不可分。

在ID.系列推出以后,坊间一直有声音指,大众希望借此来对原有燃油车系列完成转型。

于是,ID.3被外界看作是“电动版高尔夫”,而ID.7 VIZZION则被视为“纯电版迈腾/帕萨特”。

只是,大众从未对此说法作出过肯定表态。

但结合此前大众已宣布在欧美两地停产Passat三厢版,且今明两年开始分别在欧洲和美国市场推出ID.7 VIZZION,后者的接棒性质已是相当明显。

正因如此,为了更好接棒Passat的角色,ID.7 VIZZION从设计之初就是强调「以大为主」。

4956x1862x1537mm的三围尺寸,外加2965mm轴距,ID.7 VIZZION的体格已全面超越了迈腾和帕萨特。

在此基础上,得益于MEB纯电平台的加持,新车在内部构造上也能为座舱腾出更多空间。

「同级最优」的后排腿部空间1014mm、头部空间959mm,ID.7 VIZZION保证了一款中型车该有的舒适卖点。

此外,ID.7 VIZZION还将自身的大体格优势延伸到了后备厢环节。

常规状态下同级最优的521L装载容积,加上掀背设计带来的1036mm超大开口,ID.7 VIZZION在实用性一环已赢得了足够说服力。

要想确保足够的舒适度,除了提供大空间以外,ID.7 VIZZION还在其它方面作了努力。

时下不少纯电车型都用上了全景天幕,这能够带来更好的景观视野之余,还能多争取到一些座舱的头部空间。

只不过天幕所带来的晒及隔热问题,也是一直备受诟病。

对此,ID.7 VIZZION用上了「SkyView智能光感天幕」。

官方指出,它能以毫秒级响应速度,在光幕开启时实现大于95%的雾度,并且通过7层光幕结构,使得隔热率超过83%,紫外线隔绝率超99.9%,以避免“夏日烧烤模式”。

与此同时,新车还带来了「Smart Air隐藏式智能空调」。

它通过内置气候传感系统,能自动识别车内光照环境,并且可根据乘客账户当中的身高数据,自动调节出风口方向,避免造成直吹。

在细节上打磨,这是ID.7 VIZZION的精致所在。

为此,ID.7 VIZZION加入了30种多色渐变格调氛围灯和镭射透光饰条,以更好提升座舱氛围质感。

此外,新车还采用了大面积软质包覆,务求让用户处处都能感受到柔软及舒适的用料质感。

顶着数字「7」的高定位,显然ID.7 VIZZION没有忘记该有的高端车气质。

作为ID.系列的首款三厢轿车,ID.7 VIZZION鲜明的设计特征已表明了其大众ID.身份。

而带着数字「7」的名号,ID.7 VIZZION又在空间及座舱细节上彰显了自身的高阶属性。

站在接班迈腾和帕萨特的角度上,它可以说是做到位了。

当然,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大众清楚只做到这样还不够。

在2021年发动完“车海攻势”,时隔快2年以后,大众ID.系列才迎来新品,这样的产品节奏非同寻常。

熟悉大众的朋友应该清楚,大众在过去一段时间深受软件问题的困扰,导致不少新车被迫延后推出,ID.7 VIZZION难免也是受害者之一。

好的是,这般等待让大家看到了新的一面。

这次ID.7 VIZZION全系标配尺寸更大的15英寸2K大屏,在选材上更愿意舍本去突出视觉效果。

同时,车机系统内存还提高到了16GB,而这样做最核心的原因,是新车用上了全新一代ID.OS 2.0车机系统。

全新HMI人机界面设计,地图即桌面,还能支持自定义侧边工具栏,给用户带来了简洁、易上手的特点,ID.OS 2.0系统对比上一代已有了肉眼可见的进化。

此外,和多数自主品牌车机一样,ID.OS 2.0系统也在语音环节和形象表达层面下了功夫。

一方面,新系统采用了科大讯飞语音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可见即可说、连续对话、上下文语义理解等功能。

再者,系统加入了拟人化的专属智能管家ID.Mate,其3D卡通形象支持更换皮肤或人物照片,使得整个人机交互更加亲切生动。

ID.7 VIZZION带来的新面貌,没有让大家失望。

「在研发ID.7之初,我们就希望把中国用户尤为关注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做到极致。」

「过去ID.车型主要是根据欧洲的车机系统研发,现在则完全改在中国研发。」

「我们在中国的团队,一直非常强调“在中国,为中国”理念,无论是设计、研发还是技术。」

大众品牌CEO施文韬道出了新车变化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ID.7 VIZZION也在智驾方面做了升级。

新车搭载了Travel Assist 3.0智驾系统,驾驶员可通过方向盘左侧按钮,快速进行开/关智驾功能。

其中,系统除了可实现基础的ACC + LCC以外,还能进行指令变道。

当时速超过72km/h以后,驾驶员拨动转向拨杆,系统会在合适时机自动完成变道动作。

总的来说,这套系统主打的是「辅助驾驶」属性,而非像中国品牌那样强调「智能驾驶」路线。

对于这样的追赶局面,大众中国CEO孟侠也有看在眼里。

「我们目前看到两个趋势,一个是智能座舱和智驾都已成为主流技术,在很多车型上已经装载。」

「其次,很多公司在提升L2、L3甚至L4级自动驾驶。」

「提升本土化研发实力非常重要,为此大众达成了很多合作伙伴关系,确保未来我们在自动驾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2022年10月,大众宣布旗下CARIAD公司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

在1年后的12月8日,双方正式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

新公司将基于地平线征程芯片家族开展研发,落地方案将搭载于大众集团在华推出的纯电动车。

与此同时,今年7月大众集团还收购了小鹏汽车约4.99%的股份。

除去在智驾、供应链层面合作以外,大众还将基于小鹏G9的平台推出新车。

而新车的推出节点,将是2026年。

那一年,将是大众新一波纯电动车攻势的开启。

在今年上汽大众ID.3大幅降价、且销量稳步爬升以后,此时ID.7 VIZZION的到来,难免会承受到不少压力。

而新车22.7777万的起售价,对比此前的预售价要低了1万元,此举对于合资品牌来说亦不多见。

应该说,这次ID.7 VIZZION是带着诚意上市的。

再者,新车两驱版有着CLTC综合续航642km,四驱版则是570km,整体续航表现并不差。

只是两驱版的150kW最大功率,放到同价位市场下多少是欠缺了些竞争力。

不过好的是,ID.7 VIZZION通过增大前轮转向角度的方式,轻松实现最小转弯半径5.5m。

这结合50:50的前后配重比以后,ID.7 VIZZION还是能够保证到ID.系列该有的灵活操控质感。

如果参照迈腾和帕萨特,ID.7 VIZZION的产品力无疑已完成了全面进化。

如果对比其它ID.系列车型,ID.7 VIZZION的进化也是有目可睹。

只是放在如今百花齐放的市场环境下,ID.7 VIZZION所面临的挑战不少。

就以设计来说,不久前大众高层就坦承,ID.家族的造型相似度过高,未来将更多寻求差异化的突破。

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强调,品牌具有鲜明差异化,这是成功的关键,大众将致力于成为一家以设计为导向的公司。

由此来看,ID.7 VIZZION或将成为ID.系列里沿用同一家族设计的车型。

此外,结合最早2018年亮相的ID. Vizzion概念车,ID.7 VIZZION在隔了5年以后才完成上市。

如此长的车型研发周期,已然很难再适应到中国市场的变化。

有见及此,今年大众在安徽成立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VCTC),新公司将成为大众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贝瑞德指出,VCTC将是大众对接合资公司和本土合作伙伴的重要接口。

具体作用是,VCTC将统一整合Cariad、地平线、小鹏等在华合作伙伴的研发成果,继而再给到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大众(安徽)进行产品开发。

此外,区别于南北大众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大众安徽将全力转向国产供应链。

VCTC首席执行官韩鸿铭直言,此前大众主要是将全球供应商带到中国完成国产,往后VCTC将推动中国本土供应商,进入到大众集团的采购体系。

得益于此,未来大众电动车的研发将能更多发挥出「省时」「省本」的优势。

贝瑞德透露,VCTC将在国内开发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A级车平台,新平台衍生自大众MEB平台。

新平台的开发周期为36个月,相比此前大众集团的平台开发周期缩短了约三分之一。

目前新平台已规划了4款产品,价格区间初步定在14-17万元,计划2026年投产。

同年,大众和小鹏联手打造的B级车也会推出。

不难预见,2026年将是大众纯电车新一轮攻势的起点,也是更为接地气蜕变的开始。

好戏,仍在后头。

在原生德国血统下,大概将作为ID.系列的最后代表作,ID.7 VIZZION已给出了一份写满上「努力」的答卷。

在传统品牌注重的座舱空间、机械素质等方面,新车依旧保证了德国人向来造车的品质感。

而在智能层面上,ID.7 VIZZION也拿出了更本土化的表现。

可以说,这是目前大众所能呈现出的最佳纯电作品。

但这就是大众实力的全部吗?显然不是。

「我们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初就来到了这里,我们永远不会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需要更加聚焦中国。」

从施文韬的发言,到今年大众在华实现的种种改革可见,德国人的反击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