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发布,让电池循环成为一种经济

近日,在伦敦气候行动周期间,有件事引起了不少关注,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宁德时代一起,发布了“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简单来说就是,要将电池循环经济真正落地,以后新电池生产慢慢不那么依赖挖矿产。

先来说说这个计划,它是第一个由中国企业推动的循环经济公益项目,而且不只是企业自己忙活,还拉上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玩家、政府部门、学术机构这些,组成一个多方协作的网络。

当天,近百位来自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投资机构以及媒体的代表出席活动,大家都觉得“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可以让各方好好合作,一起建立一个更高效、可循环、扛得住风险的全球能源新体系。

宁德时代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蒋理说道,这项计划的核心就是要让“能源循环”变成一种经济模式,这里面其实藏着不少新机会。比如,通过把电池从设计、制造、用到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改造一遍,市场空间能打开不少。有人预测,到2040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还能创造超过1000万个工作岗位,这体量可以说十分庞大。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提出了四大行动纲领:

首先是重塑价值链,围绕电池产业链的上下游,让整个链条都往低碳方向走。比如宁德时代已经搞了个“时代碳链”管理系统,把循环经济的想法融进每个环节,减少碳排放,让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其次是产品再设计,从电池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循环。通过模块化设计,优先考虑好拆解,这样电池能更耐用,还可以梯次利用。现在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循环寿命高达18000次,有效降低材料需求和碳排放。

然后是重构商业模式,除了电池销售之外,转向以共享服务为核心的新模式。宁德时代正在布局超过一万个换电站的服务网络,以后通过换电、电池银行、共享车队等新模式,不仅用户的使用成本更加便宜,还能实现电池利用率的最大化。

最后是完善回收闭环,建立高效、规模化的回收体系,提高回收效率。宁德时代目前已经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回收网络,2024年回收约13万吨废旧电池,生产出1.7万吨锂盐,从源头减少对矿产开采的依赖,打造可持续的供应链。

会上不少人都挺看好这个方向,英国法拉第研究所CEO马丁•弗利尔(Martin Freer)表示,宁德时代的定向循环解决方案正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蒋理也提到,这事不光要技术突破,还得产业链各方一起开放合作,各国政策也得配合好。

接下来,宁德时代会支持基金会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索电池循环经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转型路径,争取拿出能复制、能推广的方案,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这个计划就是想让电池循环不只是个环保概念,而是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事,既环保又能创造价值,大家行动起来也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