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这个大议题下,任何企业与品牌都难辞其咎。其实早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就承诺了碳中和与碳达峰的期限,并于2021年两会期间将碳中和、碳达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切政策与承诺不仅证明着环保问题的紧迫性,也在给国内企业树立发展的指南针。
长城作为国内汽车行业数一数二的自主品牌,自然需要首当其冲。在6月28日长城汽车举行的主题为“2025战略发布会”科技节上,长城汽车也为各个行业的顶尖专家学者介绍了长城集团全新的战略目标与部署,其中最为重点的便是环保问题以及科技智能化的布局,下面就由笔者来与大家分享这场大会的内容吧。
在会议的开始,长城汽车为我们介绍了长城汽车的2025年目标以及长城汽车的四大战略,分别为“全球大布局”、“研发大投入”、“企业大变革”以及“用户大运营”。简单来说,全球化布局是每一家企业目前所重视且正在努力的方向,而长城汽车作为全球化布局较早的企业,将会整合之前所累积的资源,并且努力提高研发投入,以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力。企业大变革与用户大运营指将企业与用户融合,使得用户在获得更高参与感的同时,企业也能够更好的聆听用户的心声。
不仅如此,长城汽车也发表了“在2025年,实现年销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额收入超6000亿元”的美好畅想。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长城汽车未来5年累计研发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并且研发人员人数也会翻一番,以创新来达成目标,才是一家企业的取胜之道。
“环保”作为本次大会的重头戏,自然是要着重进行介绍的。关于环保问题,长城汽车也提出了自己的目标:2023年,建设长城汽车首个零碳工厂,建立汽车产业链条的循环再生体系;2025年,长城汽车在国内销售的车型中,新能源占比达80%;2045年,长城汽车全面实现碳中和等等。这也符合国内对于碳中和与碳达峰的预期。
当然,光说不练假把式,为了推动环保,长城将进一步深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2025年之前预计推出50余款新能源车型。纯电动汽车领域加大电池产能、电池技术变革以及电池安全保障,在2025年形成215GWh产能的同时,构成电池体系。磷酸铁锂电池主打入门级市场与营运车型,中长续航车型将改用高性价比无钴电池,高端性能车型采用长薄化叠片工艺电芯、高性能三元锂体系,以此来保证续航与快充。
当然电池安全同样不可忽视,长城汽车将从电芯本体与系统被动安全两个方面来保证电池使用安全性,电芯技术上,通过安全涂层、阻燃电解液、果冻电解质等创新技术组合,来保证电池安全性。系统方面,长城汽车将结合电芯化学特性,构建热失控数字化仿真平台,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可确保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当然对于废电池的回收也是环保的重点内容,长城汽车构建了完善的电池回收体系,退役电池以及报废电池等可通过长城汽车回收网络进行专业化处理。
氢能作为一种环保能源,在未来的市场中同样不可或缺。长城汽车在未来也将致力于氢能技术的开发与突破,进一步完善氢柠技术,并增强储氢罐的效率、拓展氢能车型。未来长城旗下的氢能车型将涵盖商用重卡到全尺寸轿车各个车型领域,2025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品牌”作为一个企业不断向上发展的“捷径”,长城汽车自然会不断致力于拔高品牌格调。未来长城汽车将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打造新时代“国潮”,2021年将推出10多款全新车型,2023年达到60余款,实现年产销280万辆。如今的长城旗下已有长城皮卡、哈弗、WEY、欧拉、坦克等一系列在市场中大热的品牌,未来还将增加豪华品牌——“沙龙”,以此来对全球豪华市场发起进攻,2022年,沙龙将上市第一款产品。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集合多人的力量,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长城发表的“众智众创战略”正有此意。长城汽车将推行员工共创、用户共创、产业链上下游共创等一系列计划,集合员工、用户以及合作伙伴的力量,更好的聆听用户意见,打造更为完善的汽车品牌。
“智能化”是新时代汽车产业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因此加深智能化发展作为重点内容,在长城汽车科技节上同样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城汽车将围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服务等方面加速智能化转型,建立自研能力,实现由“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进化升级。
具体来说,智能驾驶方面,2025年高级自动驾驶前装渗透率将达到40%以上。智能座舱方面,到2022年,长城汽车将逐步完成语音、视觉、导航地图、场景引擎等多领域软件能力,打造产品差异化与重塑座舱价值。智能服务方面,长城汽车将构建智能服务生态,从“一次性消费”转向“持续性服务”。
当然,光有目标,没有规划是无法兑现承诺的。增加研发资金,强化研发体系才是达成智能化的重中之重。目前长城汽车已构建“七国十地”的研发布局,未来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研发体系,扩大研发团体人数,以此来为创新建立保障。长城汽车还承诺,未来五年,长城汽车累计研发投入将达1000亿元,并且研发人员人数会在目前的1.5亿人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万人。
本次长城科技节,以环保作为重点内容,体现着一家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同时智能创新方面的内容,则体现着一家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长城汽车在2020年达成了销量111万辆,取得了自主品牌第三名的好成绩,看起来年销400万辆的目标有些遥远,但是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却让人信心十足。毕竟利润反哺研发创新,才是一家企业良性循环的关键。
当然,这一切似乎与消费者并不相关,但是长城战略的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致力于碳达峰与碳中和。长城作为一家目前主打燃油车型的传统车企,在科技节全程着墨最多的却是关于新能源车型未来的发展规划,由此来看,由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型或许远比我们想象中紧迫的多。不过作为一家传统车企,长城汽车并未维持陈旧思想,而是在与用户交互方面极力向造车新势力看齐,也是为传统车企树立了榜样。
正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所说: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未来三到五年内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中国车企肉眼可见的获得了优异成绩,戒骄戒躁、不断创新,才能真正维持住如今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车型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此所努力的不应该单单是造车新势力品牌,传统自主品牌也应该在这股浪潮中担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