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滑坡、销量探底,这个豪华品牌“活的不体面”。
凭借独到的设计理念、出色的产品性能与服务,这个汽车品牌自1989年诞生以来就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甚至,拥有30年品牌历史的它,曾被赋予“北美日系三驾马车之一“的美誉,而它正是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英菲尼迪。
在中国汽车市场,英菲尼迪以“挑战者”自居,但徒有品牌理念显然并不能打动消费者。面对单一的产品、缓慢的产品迭代、频发的产品故障,以及人事动荡下缺乏连贯性的策略,英菲尼迪已在国内二线豪华品牌市场中“掉队”,身处市场边缘地带。
数据足以说明一切,今年7月,英菲尼迪累计销量975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6.41%;而今年1-7月的累计销量也仅有3284辆,与去年相比足足下降了69.2%。具体车型来看,英菲尼迪QX50 7月销量为577辆,较去年同期下降57.35%;英菲尼迪Q50L 7月销量为398辆,较去年同期则下降54.98%。
作为对比,同为日系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在今年上半年在华累计销量12.3万辆,同比增长27.03%;另一边,同样深受北美市场青睐的凯迪拉克品牌,在今年上半年更是交出了11.85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45.56%;最后,同样曾经历低迷的林肯品牌,今年上半年在华累计销量4.2万辆,同比增长111%,7月单月销量甚至超过7700辆,实现了36%的增长。
可见,同为二线豪华品牌的竞争对手纷纷实现向上增长,个别甚至能够在增长幅度上跑赢大盘。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英菲尼迪销量的“跌跌不休”和诸多不利表现,疫情加之芯片短缺的影响再也无法成为其借口,自身问题被暴露无疑。
2014年,作为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国产化的元年,英菲尼迪在戴雷的引领之下,单单是一个《爸爸去哪儿》的营销动作,就实现了英菲尼迪的首个增长高峰。在那个时代,其全年销量甚至直逼4万辆,是豪华品牌中增量最大的品牌。
但戴雷出走之后,英菲尼迪的状态便直转而下。接棒者陆逸在两年之后的2017年,也仅仅是交出了4.8万的新车销量。2018年,英菲尼迪将销售目标定在了10万辆,然而仅凭野心难以支撑其追逐目标的步伐,全年累计销量仅为4.4万辆,同比下降近8%,最终销量不及年度目标的二分之一。
或许源于销量成绩的下滑,2018年年底陆逸离职,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一职,由来自东风日产体系的毛力民接任。但令人唏嘘的是,频繁换帅并未能帮助英菲尼迪扭转局面,反而加速了被边缘化的进程。2020年,英菲尼迪销量下滑至2.9万辆,远不及其对手表现。而2021年的表现在上文中也有所提及,同样并不理想。
人事频繁“震动”之下,品牌策略飘忽不定或许是英菲尼迪陷入窘境的原因之一,但产品层面上的问题则更加显著。自2014年英菲尼迪全面开启国产化战略,但至今已过去8年,英菲尼迪仅有QX50和Q50L真正实现了国产化。另一方面,国产化车型的迭代动作也异常迟缓,例如2014年11月上市的Q50L,至今只有一次中期改款。
显然,产品阵营的薄弱、迭代速度的缓慢,对于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硬伤,但产品质量问题的频发更为英菲尼迪蒙上了一层阴影。
今年3·15,英菲尼迪因变速箱问被“点名”,终将其车型故障频发的问题摆上了“台面”。据报道显示,对于在质保期内的车辆,英菲尼迪提供更换变速箱的解决方案,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变速箱问题仍会再次出现。直到车辆不在质保期内,则需要车主花费14-15万元来进行维修更换,但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会出现。
而通过浏览相关的汽车质量投诉网站就不难发现,除了变速箱问题以外,发动机漏油、抖动、车身漏水等问题更是消费者投诉的焦点。《2020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在英菲尼迪产品质量频发的情况之下,其三年保值率仅59.05%,这在日系品牌中处于“垫底”的位置。
对于已处在中国市场边缘的英菲尼迪而言,“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始终不断。但在今年上海车展上,英菲尼迪向外界传达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声音,并向外界释放出两款全新车型的信息,即全新QX55和即将国产的QX60车型。
毋庸置疑,即将国产的全新QX60更加承担着英菲尼迪扭转局面的重任。从产品方面来看,全新QX60大体上延续了Monograph概念车的设计精髓,相比概念车别无二致的设计虽然少了一些惊艳,但内饰终于摆脱了以往“老态龙钟”的既视感,更加迎合当下消费者的审美趋势。
但根据外媒报道的信息来看,全新QX60并没有使用新的平台,而是通过高强度钢材的使用进一步加固车身。动力方面,新车还是继续沿用2.0T VC-Turbo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方面,则抛弃了过去故障频发的CVT变速箱,改用采埃孚9AT变速箱。可以预见的是,全新QX60的国产化势必将带来售价上的优势。但对于豪华市场而言,品牌价值更是消费者所重视的,因此英菲尼迪在售价上的付出不一定与回报持平。
即便有新产品陆续加入,但英菲尼迪的前景仍然令人堪忧。特别是在母公司日产财务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更有大量报道指出英菲尼迪很多车型都相继停产。动力总成、平台等新技术的研发更是频频受阻。然而这只是英菲尼迪在燃油车领域所要面对的问题,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英菲尼迪在新能源赛道上更是毫无起色。面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快速转型和中国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形势,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或许留给英菲尼迪思考的时间不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