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7的春季攻势

今年春节过得早,春寒却来得有些晚。

2月8日,一场汽车行业的“倒春寒”,恐怕让诸多汽车产品经理和市场总监坐立不安。至于为什么会坐立不安,暂时按下不表。

先说这个引子。2月8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首款五座产品——为家庭打造的五座新旗舰,理想L7。

我想,这应该是理想汽车继理想L9之后准备最为充分的发布会:相比于L8“赶鸭子”式,急切打压某鹏G9后路的作法,L7的发布会可谓是准备得更为充分。

这场精美的直播,其实是一场筹备良久的录播,摆脱了此前李厂长一人的独角戏。并且在整体风格上对标苹果公司更近一步。

广告物料、舞台搭建甚至直播转场都进一步像素级模仿了苹果公司,而且也定制了和苹果发布会类似的显示大屏,搭建了符合多种场景的舞台。

不可谓不下功夫。

抛开这些颇有噱头的现场画面,理想L7也呈现出了理想汽车产品规划的二重思路,这或许更值得汽车行业学习和反思。

套娃功力MAX

想必在很多汽车从业者在看理想L7发布会之前,内心的想法是这样的:

“理想汽车又玩新花招,会前发布价格”,“看看热闹,看看李想又会口喷多少金句”…

然而,本场发布会李想有意隐身,波澜不惊发布此前公布的理想L7 Pro和理想L7 Max两款车型外,居然又发布了此前只有少数人才有察觉的两款新车——理想L7 Air、L8 Air。

价格低至31.98万元, 理想L7 Air着实让人直呼意外。

官方信息显示:理想L7 Air采用了性能相同,性价比更高的电池组,标配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理想智能驾驶AD Pro和理想智能空间SS Pro,打造超越同级的体验。

理想汽车套娃功力再次进阶。

继理想ONE退市之后,理想汽车的所有产品型谱都是基于理想L9这一基底。同样的外观造型、一样的底盘及智能化配置等等,不一而论。

理想L7/L8 Air的出现,构成了李想在产品上对标苹果乃至星巴克的最后一环,延续了iPhone Pro Max、Pro、Air和星巴克超大杯、大杯、中杯的产品传统,尽可能做到了有所区隔又各具特色。

这意味着,在30-40万元价格区间,理想汽车已经布局6款新车,分别瞄准5座、6座市场,在局部市场做到尽可能的“套娃”。

“我们锁定的20万以上的用户群体,只是我们一个区间一个区间来吃,但是这个时候团队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做的这个功能和做的这个需求是不是符合家庭的需求。”

“当你讲家庭的时候他会把每一分钱、每一份技术都围绕家庭去打造,我觉得这是不一样的。这是定位的问题。”在理想L9发布会后的专访上,李厂长这样解释道。

不可否认,理想Air系列仍然坚守了理想“为家庭造车”的理念,定位仍然相对精准和老辣。

理想L7/L8 Air还是一款瞄准一个家庭需求、一个定位的优秀产品,同时它依旧能满足座舱内内所有乘客需求的五座及六座SUV。

以理想L7 Air为例。其车长5050毫米,车宽1995毫米,车高1750毫米,轴距3005毫米,空间相比6座的L8没有缩水。值得一提的是,理想L7为女主人精心打造了一键二排“皇后座”模式。

又譬如,理想L7的智能空间AI,可以像家人一样和用户交流。整个架构具备了全车多音区跨屏语音交互、手势交互、多点触控交互、舱内外环境感知等多模态人机交互能力。

总结来看,即便是6款车价格、配置略有差异,理想汽车依旧还是在保证各项体验域标配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外观形态的变化,通过座位数、座椅灵活度等变化,来减少用户思考的阻力。

这也是造车新势力现有产品规划的逻辑,即保证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的一致性,同时将其作为技术中台随时调用,在产品形态上做到产品的区隔。

理想汽车的玩法,或许更为讨巧、朴实。既保证了传统SUV的形态,也不会有尺寸大小之争、用户选择困难的问题。

这或许就是诸多产品经理坐立不安的原因。

传统企业诸如奇瑞、吉利等,都曾有过新车发布,抢占老车市场,老车逐步退市的互搏经历。

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C平台两款新车C11、C01无法形成合力、蔚来汽车型谱过于密集,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理想汽车想到了解决办法,但是对于行业来讲,也并非通用解决之道。

套娃策略失与得

套娃策略虽好,但是仍然不能“贪杯”。

这意味着,尽管理想汽车要做新能源时代的汽车套娃,对五座乃至六座SUV市场进行切割之后再切割,但仍需做到产品力与产品序列之间的平衡。

众所周知,大众是燃油车时代的做套娃策略最好的车型,但是仅是以南北大众姊妹车的形式,依附各自品牌的力量,快速制造爆款,复制爆款,同时抢夺燃油车时代最后一波红利。

目前来看,当产品扩张时代结束之后,转型缓慢的大众让这种打法失去了魔力。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苹果。近些年,苹果只凭借着微创新,已然让iPhone的市场规模逐步见顶。

如同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一样,达到一定位置继续增长就会逐步放缓。

理想Air系列的出现,一方面意味着理想汽车产品进击的速度在增强,另一方面也表明理想这一波产品攻势即将面临增长瓶颈,过于雷同的产品力也将加快这种瓶颈的到来。

从细分市场来看,传统大五座市场也并非一片坦途。

燃油车时代,这个市场并没有充分开发。以冠道、途昂为代表的大五座的车型,从没有突破1万辆的月销,同时很容易被衍生出来的六座SUV和MPV车型分食。

与此同时,五座SUV市场的用户更为年轻,需求更为多元化;新车层出不穷,这些也是理想L7即将面临的难题。

反倒是六座SUV市场,理想已经逐步做实,市场蛋糕也许没有那么大,但满足理想L8、L9两款车型,也相对乐观。

换个角度来看,对于Air系列的出现,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

比如,比亚迪汽车都可以通过DM、EV双线互动,为同一系列的车型配备不同的动力总成,从而并驾齐驱,日趋成熟的理想汽车或者也能复制这一模式。

不妨让子弹飞一会。

还有一点想与大家分享,那就是理想Air系列的发布,也预示着理想汽车在市场和供应商层面已经趋于成熟。这样的判断有两点支持。

一是,理想汽车有信心可以通过一定的“减配”,更换二线供应商,来降低用户购车的门槛,同时还能对冲减配所带来的品牌负面影响。

对此,我非常同意新出行的观点,“我觉得智能电动车时代:“坦诚”是一个太重要的要素了。”坦诚交代供应商的变化,也是一种勇气和坚守价值观的体现。

二是,开B点供应商的行为,也意味着理想汽车对供应链的掌控也更加深入,不会出现受供应链问题无法交车的情形。相较之下,蔚来ET5就是这样一个上市收单10万辆,用户不堪等待逐步流失,缓慢失血的失败案例。

总结来看,友商的产品经理也不必过于悲观,坚持产品的长期主义价值、坚持创新,做到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坦诚相待,大家可以一起携手度过2023年的“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