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S7:拼内卷?聊这个我可不困了!
中国汽车市场的卷,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如此之卷的核心,还是在于对车辆本身产品力的锱铢必较——好的产品是应对内卷市场核心的关键。这其中不仅包括了目所能及的配置,更有它能为车主带去的价值感。
就在6月25日晚上,经过了长时间预热的深蓝S7公布了正式售价,新车共推出5个配置版本,其中增程版车型3款,售价区间为14.99万-16.99万元,纯电版车型两款,售价区间为18.99万-20.29万元。
这样的售价,不仅将深蓝S7的起售门槛降至了15万元内,更是低于深蓝SL03的售价。
能将SUV拉到跟轿车同一价格区间,甚至更低,只能说明,深蓝卷起价格来,真的狠!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品牌新能源SUV市场中,又一“价格卷王”诞生。
当前SUV市场的车型数量早已“过度饱和”,即便是深蓝S7最想占领的插混/增程SUV的细分市场,已经有比亚迪宋PLUS、吉利银河L7这样的拦路虎,不对,是前辈。
显然,深蓝S7想做的,可不只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从用户购车最先考虑的价格因素上看,深蓝S7的起步售价进入到了15万元内,而对比拥有相似纯电续航里程的比亚迪宋PLUS、吉利银河L7等竞品,深蓝S7在拉低价格门槛的基础上,用更丰富的配置,来凸显自身的诚意满满。
在CLTC纯电续航的对比中,深蓝S7达到200km的CLTC纯电续航,更是达到了竞品车型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同时,200Max增程版的CLTC综合续航,具体为1120km,足以覆盖可能的长距离出行。
面对长途驾驶,200Max增程版的发电机还拥有高至96%的工作效率,带来的馈电油耗仅为4.95L/100km。另外,有个说法蛮有趣,“1L燃油可发电3.3度,增程17公里续航”,拼命强调节能属性了。
同样得益于全新纯电平台,深蓝S7还成为了目前市场中少有的全系后驱车型,这也让深蓝S7的操控有着不少过人之处。
例如,其搭载的前麦弗逊+后H臂多连杆的悬架结构,就能够显著增强车辆对振动的过滤性,即便是激烈驾驶,同样也能感受到底盘为车辆带来足够的支撑。
虽然深蓝S7依旧是一款主打家用的城市SUV,但不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后驱带来的乐趣,都是采用前驱结构的竞品所不可比拟的。
当然,想要吸引现在年轻人的目光,颜值与配置上也得花费一番心思。
深蓝S7在外观设计上,不仅追求设计感,同时也兼顾了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比如,为了体现深蓝S7的运动感,深蓝S7在设计语言上追求了更好的高宽比。
当然,这样的设计理念并不仅仅只体现在车身比例上。包括隐藏式门把手,腰线的设计走势,车头、后视镜、尾翼、19寸轮罩等车身多处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整体优化,深蓝S7打造出了0.258Cd的风阻系数。
这样低的风阻系数,也同样可以帮助到深蓝S7在行驶过程中降低能耗与风噪,实现车辆更好的节能表现,以及NVH的舒适性。
为了营造更宽适的使用空间,车辆的轴长比达到了61%。配合880mm的短前悬设计和970mm短后悬设计,以及2900mm的轴距,为每一个乘坐者都打造出了更好的乘坐空间。
设计上的领先只是深蓝S7吸引你眼球的第一步,更深入的,则是通过年轻人更看重的智能化与舒适性配置的堆料,去触及人们的神经末梢。
最直观的一眼,就是深蓝S7配备了前排双零重力按摩座椅,能够通过结构设计,让臀部、腿部、背部均匀分担身体的重力,从而模拟出太空舱里“零重力”的体验,以解决在长途驾驶或停车休息时的舒适性问题。
此外,深蓝S7还在副驾驶遮阳板区域配备了一块12.3英寸的副驾智慧屏,可以与副驾零重力座椅一键联动,进入TV观影模式,在旅行中,同样可以拥有“私人影院”。
当然,作为一款优秀的智能汽车,搭载8155芯片,并具备语音助手、手势交互、人脸识别、智能交互灯语等智能化功能,算得上是基本操作了。
从去年7月底正式上市以来,深蓝汽车以一款车型很快跻身新能源品牌销量前列,截止到今年5月,累计销量超过了5.3万辆,单月最好成绩曾逼近9千辆。
虽然没能理清深蓝SL03不同版本的确切销量,但单从汽车之家论坛来看,10篇提车帖中,纯电版只占2成,其余都是增程版。或许我们可以做个大胆的推算,深蓝SL03目前的销量中,至少7成左右都是由增程版本贡献的。
换句话说,如果深蓝汽车和很多新能源品牌一样,只推出SL03的纯电版,那么它的销量即便损失不了7成,也大概率到不了如今的一半。而如果像理想汽车一样,只推增程车型,那么深蓝汽车未来的潜力,又会被大大限制。
增程+纯电的打法,深蓝汽车并不是第一个,华为主导的AITO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就同时有纯电和增程版本。哪吒去年年中推出的哪吒S,也有增程和纯电版本。
但是问界车型的本质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而来,哪吒汽车最初则是侧重纯电,后来发现理想、AITO的增程产品效果不错,才在最新产品上做了跟进。
而深蓝汽车则是真正从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纯电+增程并举的路线,这让它在做产品开发时,在底层架构上就兼顾了两个动力类型,并为其制定了相应的价格策略。这种原生的纯电+增程的底层架构,也在产品竞争力上得到充分体现。
具体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车身比例和空间利用率,这也是深蓝S7带给我最大的体验,其轴距达到了同级别中少有的2900mm。
而同尺寸下,轴距更长的车,往往能获得更宽裕的内部空间。这也是海鸥、缤果等电动小车空间能媲美紧凑级燃油车的原因。
对比之下,同样有内燃机、电动机和动力电池的PHEV插电混动车型,由于要照顾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其结构和燃油车在本质上还是一样的,空间处理并没有那般自由。
终究,长轴距带来最直观的效果,是车内,尤其是后排的腿部空间更加宽裕。而深蓝这种原生新能源平台带来的好处,则远不止于乘坐空间。
摆脱了直驱车轮任务的发动机,可以脱离掉很多传动部件,大大增加了前舱布置的灵活性,而舍掉传统变速箱、换挡杆等部件之后,深蓝S7的座舱也能实现更丰富、宽裕的储物空间,同时中控台的设计布局,也和纯电平台车型一样,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最后就是价格策略,理想首款车型ONE的起售价超过了30万元,成为了增程式车型冲击高端的先例。
尤其在一系列营销伏笔,以及其他层面产品力的“围点打援”下,理想汽车真的说服了很多用户,并且形成了一种舆论碾压,“增程式比普通PHEV更有高级感,也更适合自己”。
当然,由于动力结构简单很多,增程式车型的成本,要比同级PHEV混动更低,相比同级纯电车型、尤其是续航较长的纯电车型,成本更是低一大截。
这就给了增程式车型控制成本、压低售价的空间。
讲道理,这就是深蓝S7能够将售价拉低至15万元内的底气,即便是200Max增程式顶配版车型,其售价依旧比深蓝S7纯电版的入门车型便宜2万元。
从工程角度而言,增程式绝对算不上是一项先进的技术。但恰恰是“增程+电动”,成为了深蓝汽车以后进姿态,切入市场的立身之本,也是深蓝S7核心产品优势与价格优势的根源。
其实,对于更多的消费者来说,品牌方与其反复提及技术本身的先进与落后,还不如为用户带去更直观的体验来得更为重要。
这,也是深蓝S7如此拼命,如此内卷的原因。
对于深蓝S7的正式售价颇感惊讶的绝不止于笔者,所以从选购的角度来讲,这辆车是值得参考的,尤其增程版车型对同价位、同级车型都堪称“降维打击”,续航里程、驾乘感受等也都能给出好评。当然,纯电版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现在的问题是,深蓝S7出现在你购车备选清单里的概率有多大?你动心了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