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钱人还是太多了,200多万元(30万美元)的飞行汽车,已经收到了3300张订单。
不过这款飞行汽车——Model A大有来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就是投资人之一。有了马首富的背书,科技发烧友怎么也得冲一波。

从长相来看,Model A和普通飞行汽车非常不一样。我们熟知的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分为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分别对应在路上跑和在天上飞,其中飞行体类似传统直升机,有外露的螺旋桨。

而Model A就完全不同了,看不到螺旋桨,从外面看完全是一个汽车造型,并且原地起飞后神似UFO。目前Model A已经在美国加州启动试运营,预计于明年初正式生产。
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来给大家科普下飞行汽车都有哪些种类?有哪些亮点?又面临哪些挑战?

先来看Model A。从俯视图来看,Model A就像是放大版大疆无人机装了个汽车外壳,螺旋桨被藏在了里面。与传统直升机相比,其隐藏式螺旋桨设计可将风阻系数降低40%以上。
Model A搭载四套独立电机系统,可驱动隐藏式螺旋桨工作。在飞行过程中,Model A的四个轮子会通过电磁锁定装置固定,同时球形座舱能提供360度的良好视野。此外,Model A车身上半部分为网状结构,能为垂直起降的螺旋桨提供气流。

相较于传统直升飞机,Model A不需要传统跑道。从试飞视频来看,Model A在普通道路或小型停机坪就能飞起来。
试想一下,要是未来政策法规允许,在地面堵车的时候,你开着Model A原地起飞,肯定爽翻。
从续航来看,Model A采用纯电驱动,飞行模式下续航可达170km,地面行驶续航可达322km。虽然续航现在看起来不长,但未来肯定会增加的,没准也会有增程飞行汽车、插混飞行汽车。

小鹏汇天的设计思路则不一样,它带来了全球首款量产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前面我们也提到了,这款车一共分为两部分。
去年9月3号,小鹏汇天“陆地航母”进行了公开试飞,而今年8月已经启动飞行生态建设招商,涵盖展销、交付、飞行、培训及服务等全链条业务,离商业化仅一步之遥。

再来看看配置,“陆地航母”的陆行“母舰”搭载800V碳化硅增程动力,综合续航超1000km。另外,陆行“母舰”还是一个“移动充电宝”,并且是快充的那种,行驶中、停车时均可以给飞行器补能,满油满电可实现6次飞行。
飞行体则搭载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飞行电池、电驱、压缩机等均为800V,可实现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充电速度。
另外“陆地航母”还支持自动驾驶,可实现一键起飞、降落、自动航线规划及自动飞行,支持智能空中感知避障辅助、降落视野辅助等功能。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发现了,飞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国内车企如果参与竞争,优势不小。

除了小鹏和Alef Aeronautics(Model A制造商)这两家外,自主品牌中的吉利、广汽、长安也在积极布局飞行汽车业务。

自主品牌主要是通过收购飞行汽车公司来打造自己的车型,比如吉利收购了美国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和四川傲势科技,一起重组为沃飞长空,目前推出了AE200等产品。

广汽则是早早就开始布局,2023年6月首款产品GOVE AirCab就试飞成功,这款飞行汽车和小鹏“陆地航母”类似,同样采用分体式结构,支持飞行和地面行驶,不过稍有区别,它的底部不是一辆单独的汽车。此外长安也在积极入局飞行汽车领域,宣布5年内将投入超500亿元。
毫无疑问,飞行汽车已经成为车企的另一大“创业”方向,我很好奇雷总会不会为飞行汽车再创一次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飞行汽车这么火,无非因为它是下一个赚钱风口。

如今低空经济被连续二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已经给出明确信号:飞行汽车在内的低空经济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同时据数据显示,2030年国内飞行汽车市场规模有望冲击万亿级,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全球飞行汽车行业,将形成3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204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2050年将达到9万亿美元。

另外,飞行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有较高重合度,预计将共用80%的供应链,比如座舱内的智能交互系统,完全可以借鉴新能源汽车的成熟经验。
但是目前飞行汽车仍有挑战需要解决。如何提高飞行汽车的续航能力,使其能够满足更远的出行需求?如何优化飞行汽车的动力系统,降低使用成本?如何进一步提升飞行汽车的安全性,确保在复杂的空中环境中可靠运行?

不过当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价格太高了,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预计售价不超过200万元,但超150万元基本没跑了;广汽GOVE AirCab预计指导价不超过168万元,不过肯定也是百万级。
这就注定了飞行汽车前期只能是有钱人的玩具,那么谁能率先当上“价格屠夫”,似乎就能抢占市场先机。

目前有消息称,Alef Aeronautics正在研发其第二款飞行汽车——“Model Z”,预计起售价低至3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
不过坏消息是,这款车计划2035年发布,也就是在10年之后,这张饼大家就先吃着吧~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有两百万元的买车预算,你会买飞行汽车呢,还是保时捷、迈巴赫这类传统豪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