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名爵:失败启示录

2009年夏天,一些听起来很“高级”的名字,突然间席卷了90后平淡的生活,他们是慕容云海、端木磊、上官瑞谦……

青春与爱情、富二代与灰姑娘,《一起来看流星雨》的热播,除了让人们记住这些名字之外,也让很多人认识了美特斯邦威和名爵。

前者自不必多说,只是后者,多少人曾天真以为,这就是堪比BBA的梦中情车。

单论历史的话,MG确有几分叫板BBA的实力。追根溯源,MG成立于1924年的英国牛津,2024年就将迎来百年华诞。

一百年风风雨雨,多少汽车品牌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一百年浮浮沉沉,MG颠沛流离、几经易主,但终究还是“活”了下来,变成一家“改头换面”的中国品牌。

2005年MGR集团(MG ROVER GROUP)破产,南汽花费5300万英镑,购得了MG品牌及大部分研发、生产的设备。而后随着南京名爵的成立,MG也有了正式的中文名字。

再到2007年底上汽并购南汽,MG名爵正式成为上汽旗下的自主乘用车品牌。剧中出现的名爵7、名爵TF、名爵3SW,就是该品牌最早推出的三款车型。

截至目前,名爵旗下已拥有名爵6、名爵5、MG5天蝎座、MG ONE等多款车型,覆盖主流轿车和SUV市场。据官方数据,2021年该品牌全年全球销量达47.2万辆,同比增长69%,创历史新高。

甚至在2020年5月,名爵还发布了“Mission 100”战略,要在品牌诞生第100年,销往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00万辆年销目标及100%客户满意。

从濒危到新生,名爵看似光明在前,实则暗藏隐患。

在其又创新高的2021年销量中,国内销量仅为16.3万辆,占比34.5%。2022年第一季度,名爵全球共销售新车13.5万辆,国内销量为3.5万辆,同比下跌24%,占比25.9%。

横向对比吉利、长安、比亚迪等品牌,名爵在我们自己的市场也只算是一个二线、甚至三线自主品牌。

从进入国内开始算起,名爵的高光时刻也就停留在2018年,而后的销量急转直下,再难登顶

曾经的主销车型名爵6、名爵ZS等纷纷折翼,被寄予厚望的MG ONE更是反响平平。2021年12月上市,预售一周收获订单3000+,但截至目前累计销量也不超5位数。

名爵为什么卖不好?有人说因为质量不行。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有关该品牌的投诉总是居高不下,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动机、变速箱、车身附件及电器等几方面,另外还有销售承诺不兑现、服务流程不完善、配件争议等服务问题。

频发的质量问题导致口碑下滑,恶性循环影响到后续销量。关于这点,是直接原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作为上汽旗下的两大自主品牌,名爵与荣威算得上同宗同源。在名爵上出现的问题,大概率也会出现在荣威上,汽修界有句话是这样说:“上修飞机下修表,荣威名爵修不了。

顶着差不多的“骂名”,但现实情况则截然相反,国内市场荣威的销量从来都大幅领先于名爵。以2021年为例,荣威全年销量达36.7万辆,是名爵的两倍还多。

问题的关键,还是得从那桩并购案开始说起。

在2005年南汽收购MG之前,上汽在2004年就从MGR集团手中购得了Rover75、25车型的技术资料和生产权。而后因无法获得Rover商标,这才成立了荣威品牌,首款车型荣威750于2006年10月上市。

对比之下,名爵的步伐则慢了许多,受累于南汽自身以及与上汽的并购谈判问题,首款车型MG7一直拖到2007年8月才正式上市。

2007年底并入上汽之后,名爵与荣威进行资源整合,二者在研发、生产等诸多环节均纳入统一体系。

不过,名爵毕竟还是“外来者”,产品更新速度要比荣威慢了不少。体现在销量上,2008年全年荣威的销量达到2.5万辆之多,但名爵却只有区区7200多辆。

最终的结果就是,荣威更加被看重,而名爵则沦落为附属品牌。而后在2009年,名爵更是被直接并入荣威的销售网络,直至2013年才再度拆分。

上汽的资源倾斜,直至今天还有所体现。对比荣威与名爵的产品体系,前者要比后者丰富不少。

哀其不幸,是基于上层的区别对待;怒其不争,也基于名爵自身的种种问题。

接上文所述,上汽在意识到荣威与名爵的内耗之后,于2013年开始对双方的销售与营销进行拆分。拆分之后,荣威强调品位、科技、实现,而名爵则强调个性、气质、创造力。

历史证明,这一举措是正确的,二者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都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名爵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只是,自由的方向有些偏差。

自1924年品牌诞生以来,MG就与赛道结下了不解之缘,速度和运动都深入骨髓。所以在“独立”之后,名爵还是以英伦自居,着重强调运动性能。

并不是说运动就不好,其一是因为运动型车本身的市场就不大,其二也是因为名爵的技术和产品难以支撑其所谓的运动。

营销夸夸其谈,产品噤若寒蝉。但偏偏,名爵的营销总是喜欢剑走偏锋,“名爵6吊打思域”、“名爵6插混秒杀宝马320”、“名爵6追高铁”、“MG5天蝎座水上漂”……

其它方面还有“马自达山寨名爵”、“名爵HS杜蕾斯”等。没有实在的产品力支撑,这些或官方或民间的“不正经”营销让名爵的口碑和溢价能力进一步下滑。

其实也不只是名爵,在核心技术方面,荣威也同样缺乏,只是外化的需求不及名爵那般强烈罢了。

再说到名爵“出海”。2017年,时任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的俞经民喊出要让名爵“回归国际舞台”的口号,要将名爵打造成国际品牌,与荣威走差异化路线。

短短两年之后,名爵的“出海”计划就“大获成功”。2019年,名爵的海外销量达到13.9万辆,同比增长90%,位列中国出口单一汽车品牌第一,截至目前都是第一。

上图为MG泰国官网截图

而且名爵一直强调,是“出海”而不是“出口”,要在海外打通设计、研发、制造、售后等所有环节。据官方消息,名爵已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除了名爵自有车型外,上汽还会将旗下荣威、大通、宝骏等品牌的部分车型挂名爵标于海外市场售卖。

上汽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曾说:“只有中国市场先根深,海外才会有叶茂,反哺中国的根深。”只是现在,名爵的处境有些尴尬。

若不能立足中国,又何以走向世界?又或者,名爵甘愿沦为躯壳,借助残存的品牌影响力,助力上汽征战海外?